
最近2-3天,美国财长贝森特火了,从10月15号开始,通过记者会和媒体访谈,密集对外放话。 汇总起来,贝森特主要表达了三点意思: 第一点,给中国拉仇恨,说中国对稀土的管控是与全世界对抗。 第二点,威胁加利诱,说如果中国推迟稀土管控,美国可以考虑延长关税暂停期,如果中国不听,美国就新、老关税一起实施。 第三点,也是最核心的一点,美国不能接受中国主导供应链,打算联合欧、亚盟友,以集体形态对中方做出回应。
这里先插句题外话,贝森特一直被外界认为是川普内阁里少有的清流派,和万斯、鲁比奥等ZZ官僚不同,更温和、理智一些,符合其职位定义。 但他最近几天的一些论调却大失水准,比如上文所说的第一、第二点,就明显不够专业甚至幼稚可笑。 首先中方已经说清楚了,对稀土的管制不会一刀切,只要真实用于商业领域,是可以买的到。全世界的人都理解了,贝森特却说中方与全世界作对,财政部长不应该这么不严谨吧! 其次,用延长关税实施期和取消新关税(应该是川普发文说的那个100%),换取稀土供应。前者是对等而不是施舍,后者是凭空造牌而不是真的筹码股民之家,想不到以严谨著称的贝森特,这次说话如此LOW。 事实上,还有一件事,贝森特对中方贸易谈判代表李成钢的吐槽更让人大跌眼镜,过去打造的绅士风度碎了一地。
回到主题,让贝森特真正破防的原因,我们认为有一次一主两个方面。 次要方面:贝森特作为美国一方的谈判主将,功劳和责任都是双向的。中方这次升级稀土管制,首当其冲受影响的就是他。 大伙都看到了,在这届川普团队中,贝森特的地位很高,很多人玩笑将他比作实际意义上的内阁总理,送外号“九千岁”,影响力甚至超过副总统万斯及国务卿鲁比奥。 根本原因就是贝森特掌握着川普最重要的一颗棋子--关税,不论队友还是对手,要想和美国达成贸易协议,先过贝森特这一关。 截止目前,川普对其交出的成绩单非常满意,贝森特本人也引以为豪。
10月9日,中方调整稀土管制措施,落到贝森特眼里是对已达成协议的背离,完美成绩单被戳出一个破洞。 在川普及众同僚跟前大失面子,以致恼羞成怒,说话失了水准,被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各路媒体争相报道,最后推上热搜。 不过,话说回来,地球人都知道是美国先不遵守约定:双方前脚谈好,后脚美国商务部就对中方企业加码制裁。 据说卢特尼克还因此被川普“训斥”,贝森特刻意忽略己方责任,反过来倒打一耙,让人遗憾!
主要方面:仍然是美国的霸权心理作祟,供应链只能掌握在自己或“听话的人”手里。 举几个例子,供大家参考。 从川普2.0上台就明着打压新能源,8月份叫停马里兰海上风电项目,闹得沸沸扬扬;大而美法案终止了对电动车的税收抵免,为此让特斯拉极度不满。 有人可能始终难以理解美国为什么要这么做?这么说吧,假设新能源产业链是美国遥遥领先,川普还会这么做吗? 我们没有答案,大家仁者见仁! 9月份,贝森特公开表示,全球经济最糟糕的一点,就是台湾省几乎主导了半导体生产市场,考虑风险管理,美国计划将30%-50%产能搬回自己家。 台积电主导半导体产业不是一天两天,过去美国觉得自身实力超群时,台积电“如来佛手掌心里的孙悟空,翻不出五指山”。 最近几年随着中国实力的增强(台湾省的回归已板上钉钉),美国开始感觉到半导体产业链有危机了,野心真是丝毫都不遮掩啊!
再回看10月14日生效的港口停靠费,是不是好理解多了,当中国的造船能力及订单数量独步全球的时候,美国毫无悬念又出手了。 实际上不需要贝森特明说,把这些事情连起来,即便一个普通人也能看穿美国的那点小心事。 最新消息:双方已经在周五通了电话,约定下周在马来西亚会晤。 美国前驻华大使伯恩斯,最近接受采访时说的有一句话,大致意思是:中国已经具备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实力,影响力不再是昨天的水平。 贝森特团队需要带起这句话去谈,效果应该不错!
天盛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